环球热头条丨“妙手书医”修复破损古籍 《厦门人的一天》将走近古籍修复师柯菁

2023-02-08 17:59:59 来源:厦门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厦门网讯(本网记者 张静莹)在厦门市图书馆古籍文献修复室,有一位“妙手书医”,她用心修复破损的古籍,做到修旧如旧,最大程度地复原破损古籍。她就是古籍修复师柯菁,十几年来,她和同事杜亚平默默地守护古籍,使一册册不同年份的古籍恢复原貌,让古籍承载的文化记忆再次被阅读传承。

柯菁,80后,福建莆田人,2006年集美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来到厦门图书馆工作。2007年,随着“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开始实施,柯菁被单位选到国家图书馆参加第一期古籍修复培训班。在2011年又参加了为期两个月的古籍修复提高班培训,至此打下扎实的修复基础。

在古籍修复室,柯菁主要负责修复1912年以前的古籍,已独立修复古籍上百册上万叶,如《李长吉诗》《楚辞》《楚辞后语》《绣像东周列国志》《昌黎先生集》等厦门知名画家王云峰赠书系列,《[嘉庆]同安县志》《[道光]光泽县志》《[光绪]长汀县志》等福建地方志,《资治通鉴纲目全书》等丛书。

通常来说,一本古籍的修复少则几周,多则个把月,“很辛苦,要耐得住性子,认真干”。柯菁说。

她说,修补严重破损或者价值高的古籍,往往需要花上好几个月的时间,从开会讨论修补方案、修复过程到保存,通常是修复师和古籍的无声配合,需要调动眼力、脑力、手力共同作用。

在修复古籍过程中,柯菁坚持修旧如旧、过程可逆、抢救为主、治病为辅等修复原则,严格执行古籍修复操作程序,从拍照存档、配纸、清点、标叶码、补洞、溜口、喷水、压平、折叶、剪齐、捶平、压实、上纸捻、护叶、封皮、打眼、订线等步骤着手,认真细致修复好每叶书。

对柯菁来说,每一本古籍都是同等重要。她解释道,现在看来年代不久远或者价值不高的古籍,几百年后,对后人来说,却可能是年代久远或者价值极高的文物。因此,不能局限于现在的视野,应该全力以赴的对待每一本修复中的古籍,让后人能够有机会阅读。

“古籍修复行业是一个古老且小众的行业,其技艺传承一直基于师徒之间的口传心授,承传范围有限。”柯菁表示,希望有更多新鲜血液加入,把这门手艺和文化传承下去。

现在,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古籍,厦门市图书馆鼓励市民一起为厦门书香城市添砖加瓦。市民如果家中藏有古籍、民国文献,可采用捐赠或托管的方式,利用厦门市图书馆良好的保存条件,共同守护中华文化遗产。

2月9日,《厦门人的一天》将走近柯菁,看她作为一名专业的古籍修复师,如何运用专业技能使破损的古籍恢复原貌,如何十几年如一日坚守在古籍修复室,用耐心和责任心浇灌古籍保护之花。

关键词: 厦门市图书馆 恢复原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