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热点:王礞礞:尚匠心、事匠技,做匠心人——与期刊编辑学分会共成长

2023-04-26 15:23:28 来源:中国畜牧杂志

“全国畜牧行业期刊尚处于起步阶段,期刊种类少且发展不平衡,编辑队伍青黄不接,缺乏专职编辑,编辑工作任务重。”这是首届中国畜牧兽医学会期刊编辑学分会(简称“期刊编辑学分会”)副理事长李伟民2012年8月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期刊编辑学分会成立20周年回顾”上所讲的一段话,这让工作满一年的我第一次意识到身为一名畜牧兽医杂志编辑的责任重大,任重道远。

懵 懂


(资料图)

对动物的喜爱,影响了我的人生选择。从本科到博士,我先后选择了生物学专业和预防兽医专业,本以为会是一名科研工作者的我,却因为生活的小偏差而在2011年进入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成为了《中国乳业》杂志社的一名编辑;本以为编辑就是每天看看文字稿,改改标点,提前享受“退休生活”,从没有想到编辑还要见专家、办会议、下牧场……可以说,奶牛、编辑……,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刚工作的我,一片茫然。

启 蒙

那时,时任《中国乳业》杂志社社长、期刊编辑学会分会的理事长,现任《中国乳业》杂志社主编、期刊编辑学分会名誉理事长的冯艳秋看出了我对工作的无所适从,给我提出了参加业内活动、多和编辑同行交流、多阅读相关资料的建议。

多年的学生生涯让我保留了对学习新知识的动力和兴趣。我开始从作者的稿件入手,细究稿件中的每个知识点和数据,认真审核校对;遇到模棱两可的问题,就通过和前辈请教、查阅已发表的文献和书籍确认;并在实地调研中与奶牛养殖专家不断交流、探讨,了解畜牧业的现状。

成 长

更加幸运的是, 2 0 0 1 年《中国乳业》就加入了期刊编辑学分会,对于刚入职的我,期刊编辑学会分会恰恰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的每一位成员,不单单是编辑或从事出版行业的资深人士,大部分也同时是畜牧行业的专家、学者,让我快速结识了良师益友。与期刊编辑学分会的秘书长、《中国畜牧杂志》郑本艳,《草业科学》编辑部主任武艳培博士,《贵州畜牧兽医》编辑部主任高明琴等人的交流中,让我对全国和各地方期刊的出版情况有了深入地了解,并告诉了我很多在编辑日常工作中会用到的处理问题的小技巧。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了拓展畜牧学期刊编辑的视野,开阔办刊思路,编辑学分会也邀请了畜牧兽医行业期刊外的专家、大咖就期刊发展改革现状、期刊成功经验,面临困难和期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分享、讨论和展望。

四川大学口腔医学院编辑部主任、国际牙医师学院院士王晴教授在\"编辑部管理与期刊国际化经验\"的报告中分享了“编辑工作要有合理精准的计划和充分准备、要利用专家优势,全程细致的服务和跟踪回访等”观点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让我意识到作者和读者就是“上帝”,自己要做一个最优质的“客服”给读者、作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社、《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杂志社社长王莉莎在“科技期刊如何绿色、健康、扎实、稳步发展”为题的报告中分享了“当我足够美好,才能留住你”的办刊理念,让我知道在办刊中要常有“思危和思变”。随着新媒体的诞生,纸刊收入下滑,《饲料工业》杂志社社长牛军则坚定了众人的信心,让我对“不论世界如何变化,不变的学习力将是唯一持久的竞争力”有了更深的体会。

从2012年的云南丽江、2013年的青海西宁,到2015年的福建厦门、2017年的甘肃兰州、2018年的贵州贵阳,再到2019年的辽宁沈阳……每次年会都在新的地方,有新的主题、新的报告、新的思想,让我受益匪浅,办刊思路更加清晰。2020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会议进行了延期,2022年会议形式与时俱进地改为线上,虽然失去了很多当面与专家、同行交流的机会,但内容依然丰富、精彩,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学术期刊与数字出版中心李楠主任提出“在新的疫情形势下,开展学术会议直播,加强和学者之间联系”的建议给了我很多借鉴。

成 熟

在10年不断的学习和总结中,我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小编辑,不断成长,从稿件编辑到栏目编辑,到负责整本期刊出版的责任编辑,编辑稿件数千篇,字数达到百万字。2016年,我自学了出版学的理论和实践课程,考取了责编证,对期刊时效性、规范性、统一性有了系统性的掌握。

同时,我也将“精品期刊意识不断扎根心中”,对期刊出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也在逐步加深,身为一名编辑,不但要有“敬畏文字”“甘于奉献”的精神,也要有对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和“主动出击”精神。2017—2021年,我对行业热门选题进行深入分析,拟定了“粪污资源化”等一些列选题,并邀请专家担任主编,使稿件质量得到了大踏步前进,获得了业内好评。除此之外,也对期刊进行了改版,优化了阅读体验感,也增加了英文内容,更加国际化。

付出就会有回报。在10年的发展历程中,2017年《中国乳业》在优秀团体评奖中,被期刊编辑学分会评为授予“行业贡献奖”;2021年《中国乳业》被评为“中国农林核心期刊”,并被EBSCO收录,标志着《中国乳业》在学术质量、影响力、标准化和国际化等方面得到了中国畜牧期刊行业、国际学术界和出版界的认可。同时,我个人的工作也得到了肯定,获得了期刊编辑学分会的“优秀编辑奖”。

祝 愿

期刊编辑学分会成立30年,《中国乳 业》成为期刊编辑学分会会员18年,我来到《中国乳业》11年。《中国乳业》是我的家,期刊编辑学分会是《中国乳业》和所有编辑的家。《中国乳业》在18年的发展中,与期刊编辑学分会的关系越来越紧密,2018年《中国乳业》杂志社社长董晓霞担任了期刊编辑学分会的副理事长,2022年《中国乳业》编辑部主任祝文琪担任了期刊编辑学分会的副秘书长。 出版路漫漫,责任使命重大。未来,在期刊编辑学分会大家长的带领下,我将继续“尚匠心、事匠技”,做《中国乳业》的“匠心人”,并和团队的其他成员一起推动《中国乳业》与全国其他畜牧兽医期刊形成合力,为畜牧期刊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在此祝期刊编辑学分会30年生日快乐,越办越好!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学会期刊编辑学分会成立30周年纪念册

关键词:

上一篇: 梨膏糖5种人不能吃_梨膏糖小孩能吃吗|世界热资讯
下一篇: 最后一页